今后参加核酸采样的
可能是机器人哦~
而这一场景并不遥远
经过多个夜以继日的奋战,
核酸采样机器人
近日在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诞生!
只见这台机器人
两个手臂举在头顶
做着“比心”姿势,
配上一对大眼睛,
显得憨态可掬。
它的“业务能力”怎么样?
一起来看看
↓↓
走到车前扫码,左转,
来到采样窗口,张嘴,
镜头识别口腔位置,
机械臂带动采样棉签塞入口中,
转动采样。
旋转动作很规范,
动作很轻柔,没有不适感。
然后机械臂对准试管塞入,
另一支机械臂伸过来剪断采样棉签,
棉签入试管。
试管伸到车顶部,
上下两个端口交接,
拧上试管,
再放到底部试管架,
一次无人操作核酸采样完成,
仅需用时30秒。
这些流程结束后,机器人工作区域就会进行喷淋式消毒。车内还装有紫外线灯管,用于杀灭可能存在的病毒。
一名核酸采样机器人研发工程师曾表示:采样的成功率是研发中遇到的最大难题之一,机器人适合干标准化的工作,但人有高矮胖瘦,口腔的敏感度也各不相同,所以对于机器人来说,精准采样难度较大。
如何保证核酸采样的过程中,机器操作的准确性?据研发人员介绍,其一,运用了机器视觉的原理。在张开嘴的时候,机器能通过深度感知到人喉咙、整个口腔以及后面小舌头的位置,小舌头附近咽峡两侧、扁桃体隐窝以及咽后壁的位置是最佳的位置,这一步通过机器视觉来做。其二,在此基础上团队还做了力位混合控制,以此真正接触到采样点。设计力的阈值,保证力度就不会很深,但可以接触到、刮到,以此进行有效的采样。
此前,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研发下线的1.0版新能源核酸采样车,已有近八十辆在徐汇、闵行、虹口、浦东新区、长宁区、黄浦区等区域部署。医护人员在车内,手穿过车窗玻璃上的洞口可对人群进行核酸采样。
而新升级的二代智能核酸采样车
加载采样机器人后
以后采样车内只需驾驶员一人,
采样工作完全交给机器人,
仅需30秒左右即可完成一次无人核酸采样。
由于车内安装了正压设备,
即使驾驶员没穿防护服,
也不会有感染风险。
车内配有空调,
医护人员不用担心高温下有中暑风险。
车内还将配备核酸检测设备,
实现“采检一体化”。
机械臂将采样棉签塞入试管
机械臂带动采样棉签塞入口中,转动采样
其实,采样机器人算不上新鲜事物。早在2020年3月,由钟南山院士团队与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联合发起的新型智能化咽拭子采样机器人系统研发完成。
2021年3月,深圳市罗湖医院集团携手杭州湖西云百生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出全自动鼻咽拭子采样机器人。
今年4月,由烟台清科嘉机器人联合研究院与清华大学现代机构学与机器人化装备实验室联合研发的咽拭子采样机器人,在烟台面世。
今年5月,江苏省江阴市富仁高科股份有限公司的咽拭子核酸采样机器人研发成功。
鼻咽拭子采样机器人发布会现场。
人们对机器人寄予厚望,希望机器人上岗后,能缓解核酸采样人手紧缺的问题,同时降低核酸采样人员的感染风险。不过,机器人参与抗疫工作,有利有弊。
与传统人工采样相比,核酸采样机器人具有工作持久、医护人员感染风险低、全自动化等优势,核酸采样机器人的广泛应用,不仅可解决医护人员紧缺问题,还能有效降低新冠肺炎的传播风险,在疫情常态化发展背景下,核酸采样机器人市场发展空间广阔。
但目前来看,核酸采样机器人市场仍处于发展初期,尚未实现大规模应用,其在检测成本、准确性、风险控制、检测效率等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但从已有的技术看,机器人采样的成功率尚未达到100%,单次操作的时间也比较长,大规模推广应用仍面临技术、价格等方面挑战。
来源:新闻晨报、上观新闻、大河报、华东局、检验医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