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梅毒、乙肝、丙肝弱阳性,检验报告如何发?流程图来了!

发布于 2023-05-31 13:59:44

“术前四项”(HBsAg/HIV/HCV/TP)相关的传染病是国家重点关注的法定传染病,也是病人入院、侵入性检查、输血、手术等方案执行前的必备步骤。“术前四项”病原体血清学检测结果的特点是“非黑即白,非有即无”,容易给患者造成“一锤定音”的假象。所以其检验结果的重要性对临床和患者来说不言而喻。

而“弱阳性”的结果,又是检验科避不开的“几多愁”,这个结果怎么发才更准确?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专家的意见:

弱阳性问题怎么处理?

Q:弱阳性(假阳性)问题困扰多家医院,我们单位是如何处理这类结果的?

A:弱阳性的问题不同项目我们处理方式不一样:

HBsAg

我单位HBsAg检测流程见下图:

★段注:当“乙肝两对半”后四项出现3,5阳时,HBsAg“真阳性”可能性较大;出现4,5阳或单5阳时,存在HBsAg“真阳性”的可能;其他模式“真阳性”概率较小。出现以上可疑结果,建议与临床沟通,按需随访,如有必要也可请临床专家会诊,做核酸以确定感染状态和治疗方案。

HBsAg弱阳性结果是常见现象,我们每天都能遇到。遇到弱阳性结果,我们主要看复查结果和临床诊断来判断该样本是真阳性还是假阳性。弱阳性“真阳性”结果多见于无症状的乙肝病毒携带者、核苷酸类治疗中乙肝患者、早期感染、新生儿注射疫苗后等。

HIV

我单位HIV检测流程见下图:

当HIV出现弱阳性结果时,我们一般是重新离心,然后用原方法学和第二种方法学分别复测,再根据上图进行判断是否外送CDC。

梅毒

梅毒项目实验室检测包括病原学和血清学两种。病原学检测在普通的临床实验室应用并不多,因为梅毒螺旋体很难培养。血清学检测,又分为非特异性抗体检测和特异性抗体检测。

Q1:梅毒非特异性抗体检测与特异性抗体检测的区别是什么?

患者感染梅毒螺旋体后,被损害的宿主细胞及梅毒螺旋体本身释放的类脂质物质,可以引起宿主产生抗类脂质抗体。目前依然认为其滴度与活动性有关。

我们检验科常用的非特异性抗体试验(TRUST/RPR)检测的就是这种抗体。虽然不是针对梅毒螺旋体抗原,但其能反映梅毒的活动性,并且可以监测治疗效果。

特异性抗体检测所用的材料是梅毒特异性抗原。如CLIA用的是基因重组TP抗原;TPPA用的是精制的梅毒螺旋体菌体抗原;还有临床使用较少的FTA-ABS和WB。从方法学的角度来看,都具有更强的特异性。

Q2:目前梅毒检测方法和流程非常多,该如何选择?

梅毒筛查在国际上有三种流程。最早是传统流程,现在推荐反向流程和ECDC流程。我们在用的流程是在ECDC推荐的流程上做了优化,更适于本单位的实际情况。以下是三种常规流程供参考:

我单位TP检测流程见下图:

★段注:TPAb(+)、TPPA(-)时,应在报告单上备注:TPPA结果为阴性,TPAb结果为灰区/阳性,建议临床结合临床表现判断。

HCV

我单位HCV检测流程见下图:

★段注:报告模式如下图:

HCV-Ab弱阳性结果比较常见,是因为HCV-Ab的灰区范围比较宽。当出现弱阳性结果复查仍为弱阳性的,可报告阳性,并备注“已复查”。即使是这样,也不排除存在“假阳性”的可能性。所以遇到“弱阳性”结果,无论是“复查结果同阳性”,亦或是“两阳一阴”,如果要确定是否现症感染,还是要做核酸RNA定量检测或免疫印迹检测来确认。这是目前HCV抗体检测所存在的局限性。

漏检问题如何控制?

Q:漏检问题比较难发现,我们对此是怎么控制的?

1  漏检问题主要发生在HBsAg上

HBsAg由于其突变位点多、突变率高,多数单位使用一段时间后,都能够发现几例漏检样本。我们要做的就是尽可能选择包被突变株较多的品牌使用,减少这种风险的发生。这也是为什么推荐大家使用磁微粒平台,尤其是肝病科和透析患者样本,应尽量上发光平台。发光平台的磁微粒可以包被更多的突变株(至少10种),而酶免平台仅能够包被3种突变株,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

1  梅毒项目也能见偶发的漏检

据我了解,现在梅毒试剂盒主要包被的是N15/N17/N47三个片段,有些早期现症梅毒感染者确实会测出阴性的结果,这时候临床对患者的诊断不能仅仅依赖检验报告,还有更多的临床症状可以参考,比如:是否有①硬下疳;②腹股沟淋巴结肿大;③皮肤黏膜损害等。这种情况可以同临床医生提前做好沟通,由临床医生做综合判断。有临床诊断或临床表现的阴性测定结果,需要多个平台验证,非特异性梅毒抗体检测需稀释测定,避免前带现象造成的假阴性。

专家简介

黄珺


免疫学硕士,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副主任技师,免疫室主管。

浙江省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自身免疫性疾病学组副组长;浙江省医学会临床免疫检验学组组员。

主要从事感染免疫和自身免疫方面的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及主研浙江省科技厅、浙江省卫健委课题项目、浙江省中医药科研基金项目 6项,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十余项。发表核心及SCI论文十余篇。获得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一项。

**
**

查看更多

0 个回答
暂无答案,快来添加答案吧

撰写答案

请登录后再发布答案,点击登录
关注者
0
被浏览
2k

发布
问题

联系
客服

扫码联系客服

分享
好友

手机
浏览

扫码手机浏览